【7.3】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1.1 策略与措施

  • 策略(战略):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引领全局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
  • 措施(战术):实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骤和计划

疾病预防:

  • 疾病预防:预防疾病(或伤害)和残疾发生,阻止或 延缓其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 消灭(eradication):通过监测和围堵等措施,消灭 传染病病原体,从而终止所有的疾病传播(如天花)。
  • 消除(elimination):将疾病的传播减少到事先规定 的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但不是消灭某一疾病

全球消灭天花行动:

  • 策略的有效性对既定目标能否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 消灭天花的策略:
  • 大规模疫苗接种
  • 发展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和暴发疫情,采取针对性的围堵 (或环形接种)措施

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 以农村为重点
  • 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
  • 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2 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预防与疾病自然史

1.2.1 一级预防

  •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
  • 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 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

健康促进:

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健康促进的方式:

  • 健康教育:通过传播媒介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 自我保健 个人在发病前就进行干预以促进健康,增强机体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 环境保护和监测

健康保护:

  • 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
  • 在预防和消除病因上起主要作用
  • 例子:免疫接种 劳动保护

双向策略:

  • 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
  • 公共卫生思维为导向
  • 降低整个人群有害暴露的水平,降低人群总的疾病负担。
  • 高危人群策略(high-risk strategy)
  • 临床思维为导向
  • 对未来发病风险高的一小部分个体,针对致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危险暴露水平及其未来发病的风险

1.2.2 二级预防

  • 又称“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早发现:

  • 普查、筛检
  • 定期健康检查
  • 自我检查:女性乳 房自检

早诊断、早治疗:

  • 产前染色体筛查
  • 治疗癌前病变:如宫颈糜烂、萎缩性胃炎等

1.2.3 三级预防

  • 又称临床预防
  • 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对症治疗: 改善症状、减少疾病的不良反应、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康复治疗: 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念和种类

2.1 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

公共卫生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健康事件、卫生问题的资料,经过科学分析和解释后获得重要的公共卫生信息,并及时反馈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人或机构,用以指导制定、完善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策略的过程。

2.2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 描述与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 评价公共卫生干预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2.3 公共卫生监测的分类

一、按照收集信息的方式分类

  • 被动监测: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如常规 法定传染病报告。
  • 主动监测: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 门组织调查收集资料。如传染病漏报调 查、重点监测

二、按照监测地点的特征分类

  • 医院监测
  • 哨点监测: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由设在各地的哨兵医生对高危人群进 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如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

2.4 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

一、疾病监测

  • 传染病监测 主要是甲、乙、丙三类共39种法定传染病, 还有一些非法定传染病的监测
  • 慢性非传染病监测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出生缺陷等
  • 死因监测:全国孕产妇死 亡监测网等

二、症状监测

流感症状监测、发热监测、腹泻病监测等

三、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吸烟、饮酒、吸毒、体 育锻炼监测等

四、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测、营养监测等

三、公共卫生监测的方式和 步骤

3.1公共卫生监测的方式

  • 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
  •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
  •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

3.2 公共卫生监测的步骤

一、信息资料的收集

  • 人群的基本信息;
  • 疾病发病或死亡的资料;
  • 人群行为因素调查资料;
  •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基本信息;
  • 其它有关资料。

二、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 描述公共卫生问题基本特征和分布
  • 采用对比的方法描述随时间变化的长期变 动趋势:
  • 疾病的变动趋势
  • 危险因素的变动趋势

长期变化:

三、监测信息的发布与反馈

  • 使所有应该了解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的单位和个人都能及时获得,以便能对疫情迅速作出反应,明确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
  • 发布对象:专业技术人员、决策人员、居民大众

四、监测信息的利用

  • 预测流行趋势
  •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 为开展公共卫生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3.3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

  •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需要进行定期评价以便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信息
  • 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整性、敏感性、特异性、及时性、代表性等

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曹卫华 老师的 《流行病学绪论》 课件

药企,独角兽,苏州。团队长期招人,感兴趣的都可以发邮件聊聊:tiehan@sina.cn
个人公众号,比较懒,很少更新,可以在上面提问题,如果回复不及时,可发邮件给我: tiehan@sina.cn